2024-07-25 吊燈
近日,2024年(第十六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举办。活动上,苏州工业园区拿下5个姑苏重大创新团队荣誉,进一步积蓄人才“活水”,释放创新能量,推动这片区域行稳致远。
事实上,苏州工业园区一直在厚植这片梦想热土,积极营造最具吸引力的一流创新环境,让创新因子跃动升级,进一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为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增长极蓄力赋能。
企业是科学技术创新的“出题人”“阅卷人”“答题人”,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关键是强化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牵引带动作用。作为产学研合作领域的“新生代”,创新联合体从诞生起就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为核心,通过高效互动、紧密合作,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成果“攻出来”“用起来”“强起来”。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苏州工业园区大模型头部企业。上半年,思必驰牵头组建了江苏省人工智能语言计算创新联合体、长三角语言计算创新联合体,布局前瞻共性核心技术攻关,建设语言计算基础设施和中台,形成语言计算的产业上下游创新集群,实现AI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赋能、人才教育培训、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为技术创新和高端产业的发展当好“开路先锋”、做好“助推引擎”。如今,思必驰在智能汽车、智慧家居、消费电子等物联网及数字政企领域构建出“十全十美”的AI应用场景,形成创新联合体新模式。一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充分的发挥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及重大平台院所资源集聚优势,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聚焦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学技术人才,不断健全产学研成果对接和产业化机制。截至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共立项江苏省创新联合体4家,占全省近30%,苏州市创新联合体21家,占全市30%,均列全市第一。借助“组团创新”,园区已累计形成有效发明专利超2.5万件、高价值发明专利约1.2万件。
根据自身长板和优势,苏州工业园区在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上布局建设创新联合体,因地制宜下好“先手棋”,进一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领产品创新,带动产业壮大。向科学技术创新要新质生产力,苏州工业园区还充分的发挥高能级科创平台的“智慧大脑”作用,不断汇聚高端创新资源,提升科学技术创新策源能力,激活高水平发展“强引擎”。苏州易慕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突破实体瘤治疗,给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的免疫细胞治疗药物开发企业。今年2月,易慕峰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靶向EpCAM的自体CAR-T细胞注射液产品(IMC001)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的默示许可,用来医治EpCAM表达阳性的晚期消化系统肿瘤,并于2023年8月获得美国孤儿药资格认定。目前,作为全球首个获得中美双报IND批准的靶向EpCAM的CAR-T产品,IMC001已在IIT研究中展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中的潜力提供了初步证据,其中一例客观缓解的患者在接受IMC001 CAR-T药物医治后,将原本无法切除的胃癌降期,成功地实现了手术治疗,为胃癌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作为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细胞疗法“揭榜挂帅”技术攻关创新项目,易慕峰所实现的技术突破仅是苏州工业园区以创新平台助推科技攻“尖”的冰山一角。2022年、2023年,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先后发布核酸药物、细胞疗法“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吸引全国范围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综合型医院和创新企业踊跃参与,分别立项39个、42个项目。由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牵头组建的核酸药物技术创新平台,是围绕mRNA及小核酸技术开发与产业关键共性需求,打造基于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药物包封技术探讨研究、理化性质分析的公共技术创新平台。目前,平台已协助楷拓生物、图维生物、易康生物、苏州国科医工、赛络生物、唯思尔康、亿航生物等多家公司进行技术攻关,不断联动多方资源,搭建赋能生态体系。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集聚优势力量,形成攻关合力。当前,苏州工业园区正聚焦原始创新、突出转化应用、夯实服务支撑,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快马扬鞭”。目前,苏州实验室已入轨运行,“一区两中心”持续攀高,全国重点实验室、姑苏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不断提升能级;累计引进大院大所37家,其中,中国科学院、医科院、中电科等“国家队”15家,苹果、微软、百度、华为等国内外龙头企业在区内设立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超800家。
如果把苏州工业园区比作一枚硬币的话,毫无疑问,“创新沃土”的另一面就是“人才乐土”。日前举办的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便是园区延揽四海英才诸多“妙招”中的一招。2016年,亚盛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大俊由创业周引进落户至苏州工业园区。3年后,亚盛医药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如今,亚盛拥有自主构建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靶向药物设计平台,处于细胞凋亡通路新药研发前沿,手握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欧盟批准的17项孤儿药资格,这一业绩在国内药企中稳居首位,同时公司在全球开展注册Ⅲ期临床多达6项,真正实现了以中国为基地的全球化创新。2021年,亚盛医药的原创1类新药耐立克成功上市,是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打破了耐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治疗空白。在杨大俊看来,苏州工业园区独特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优势、体系化可持续的产业与人才扶持政策、主动作为的人才服务意识,是他们选择落户的关键因素。“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有同样感受的不只杨大俊一人,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纷纷选择苏州工业园区、扎根苏州工业园区。淇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CEO吴迪、楷拓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任科云也表达了同样的意向,“落户园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科学技术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苏州工业园区正放大“集群效应”,实现协同发展,全方面提升发展的“含科量”。站在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关键节点,下一步,苏州工业园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着力在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提高原始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注入强大动力。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